校友会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友会 > 母校要闻 > 正文

成都锦城学院建筑学院罗城古镇实践行

发布日期:2025-04-21       来源:      浏览:

四月的春风里,成都锦城学院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大三的同学们,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,背上行囊,奔赴乐山市犍为县,于4月8日至11日,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古建测绘与工业遗址改造调研的教学实践之旅。这场实践,不仅是一场专业知识的深度探索,更是一次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沉浸式体验。

罗城古镇,一个充满川南风情的历史文化名镇。其独特的船形街,宛如一艘停泊在时光长河中的古船,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。

3534C

一、古建测绘—笔尖下的历史传承

同学们分组行动,手持测绘工具,穿梭于古镇的街巷之间。他们细致测量、认真记录,将船形街的每一砖一瓦、一梁一柱都精准地描绘在图纸上。在测绘过程中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建筑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。为了获取精准的数据,他们常常需要爬上爬下,不惧艰辛。遇到复杂的建筑结构时,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,结合所学知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。在团队协作中,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,也提升了专业技能。

二、工业遗址改造调研—沉浸式教学体验

除了古建测绘,此次实践的另一重头戏是结合本学期大三设计课题目(广州市鹰金钱食品厂工业遗址改造)前往犍为县嘉阳煤矿所在地进行参观调研。这里,曾经轰鸣的机器声已渐渐远去,留下的是一片满载工业记忆的遗址。

在嘉阳小火车上,同学们聆听着党员同志们保护小火车及芭石铁路的故事,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煤炭工业蓬勃发展的年代,见证了嘉阳煤矿的发展历史和芭石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。

随后,同学们参观了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,这里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在芭蕉沟的“星星之火”,展示了党组织在嘉阳煤矿发展壮大的恢宏篇章。同学们漫步在博物馆内,看着一幅幅老照片、一件件珍贵的文物,深刻体会到了嘉阳煤矿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,也被党员同志们自力更生、自建博物馆的精神所打动。

在黄村井,这座嘉阳煤矿第一号矿井,大家深入地下,感受着当年煤矿工人战天斗地的艰辛。党员带头为祖国献“乌金”的感人事迹,铭刻在每一寸土地上,激励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。这次调研,不仅让同学们对工业遗址改造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入的理解,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新思考。

三、沉浸式体验教学—在实践中成长

此次实践活动,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“走出去”,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教学。同学们在测绘与调研的过程中,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,还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、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他们与古镇居民交流、与工业遗址对话,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,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蜕变。

四天的实践之旅转瞬即逝,但留给同学们的却是宝贵的财富。他们带着对古建筑的敬畏之心、对工业遗址的改造之思,满载而归。这次实践,不仅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“实践出真知”的真谛,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“行走即课堂”的意义。通过古建测绘与工业遗址改造调研,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更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,坚定了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担当。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,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经验,在建筑规划领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,为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。